《一本书》读后心得

时间:2024-07-19 作者:找句库

《一本书》读后心得集锦(9篇)。

写心得体会就是先确定主题,确定内容,整理大纲,再整理出具体的内容,一篇全面的心得体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在本文中找句库将分享一些与“《一本书》读后心得”相关的内容,如果您需要一些指导和建议这篇文章中一定有您需要的信息!

《一本书》读后心得【篇1】

一天,我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这本书的书名叫《一美元的漂泊故事》。什么!一块钱是要怎样流浪呢?我很好奇,就借回家看。

书的内容在说一块钱从工厂亮晶晶的出生后,旅行过几千个地方,遇到各行各业,大大小小的主人,其中有一个叫小同的小朋友,他家很有钱,爸爸妈妈每天都给他很多钱,有一天店员在找钱时,一块钱不小心掉在地上,他连看也不看转头就走了,害一块钱在地上被十几个经过的人踩过来踢过去,从这边滚到那边,一块钱越想越伤心,他心里好羡慕一千元和一百元,大家都不会把他们丢掉,看到五元和十元,大家也都会很高兴的捡起来,为什么只有一块钱大家都不想注意呢?一块钱的闪亮身躯,越来越脏也越来越没人会注意到他。

几天后,一位老太太看到一美元。他把它捡起来,用手擦了擦上面的灰尘,放进口袋里。回到家,他拿出一个盒子,放了一块钱,对自己说:应该是五百块钱!他把盒子拿起来,走到教堂,交给教堂的人就走了,一块钱第二天被送去银行,和其它的一块钱放在一起,他的心里已经不会感觉痛苦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虽然只是一块钱,但是如果放在一起也是一份很大的力量。

看完这本书,我就像吃到很好吃的东西,看到一块钱到处旅行,就像喝到汽水好羡慕,可是看他被丢在地上时,又好像吃到苦瓜那么可怜,看到老奶奶做好事好感动,咸咸的眼泪就快流下来,各种滋味在我的心里,两三天都不能忘记,这也是我爱看书的原因。

《一本书》读后心得【篇2】

言归正传。《如何阅读一本书》不用俺说,这本书的名气已经如雷贯耳,它太久远(初版1940年)又太经典,记得有一次在北大图书馆,看到他们的年度阅读排行榜,这本书稳稳位居第一。

怀着膜拜的心情捧起这本书的,怎么说呢,可能是自己已经多多少少学到悟到了一些读书的方法,所以,并没有太过惊艳,不过这本书验证了我一些读书方法和观点的合理性,还是很开心的。简单捋几条印象深刻也比较重要的点。

这一点尤为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常识,您觉得应该怎么开始阅读一本书呢?您可能要笑了,那当然是直接拿出来书翻开第一页正文就开读喽。如果您真的这样认为,而且一直是这样做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别想抬杠,就问你是不是读完一本书,常常有列不出提纲,画不出重点,拎不出主线的毛病?别不承认,有就对了,这一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

那么,究竟怎样才是打开一本书的正确方式呢?首先把华丽的封皮撕掉扔垃圾桶(本人做法,谨慎仿效),看看封皮和封底,有的会有字,比如这本书,就有一段短小精悍概括整本书内容和价值的特别经典的一段话,非常重要。

(这段话附在这里: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开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后面不写了,有机会你们自己看吧。

其次是,读作者简介、序言、以及后面的附录等,这些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序言,里面一般会交代作者写作的目的、书的框架,以及这本书要解决的问题,还有作者对读这本书的建议等。

再次便是目录,目录一定要认真用心读,而且我认为要读上几遍,从章节标题到章内每节的标题,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直到合上书自己能说出来这本书的大致逻辑和主要内容。一般来说,一本好书,作者的逻辑都是比较清晰,目录设定就很顺。反过来,如果目录不咋地比较混乱,这本书的质量也可见一斑,目录是衡量一本书优劣的很重要的标准。

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级别逐次提高,难度逐次升级,从方法和程序上,后者包括前者。

简单说,基础阅读就是扫清障碍,做好阅读的准备,主要是语言上的。比如你英语不咋地,如果想要读全英版《资本论》,就要先把语言关过了。

检视阅读,分两种,一种是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一种是粗浅的阅读。略读适用于你到了书店浏览书,花上10-15分钟时间,利用前面第一条写的打开一本书的正确方式,完成了前几步,掌握了书的骨架,然后在正文中,从某章你感兴趣的看1-2页,或是随便挑上几段读一下,这就够了。这样,你会形成一个基本认识,明白这本书在说什么,是怎么说的,这本书的水平如何,是否值得买。粗浅的阅读,主要是针对大部头或者比较深奥难读的书,仔细啃很慢而且会逐渐丧失兴趣,所以第一遍应该粗浅的阅读,最紧要的,就是要忽略掉一切细节,比如这一段晦涩难懂,就可以跳过,跨节、跨章都无所谓,不要在乎一个概念、几页文字,读下去!读完!这是最重要的!哪怕只获取30%-50%,也是值得的。等你过段时间具备了更高的能力,就可以更深一步了。

分析阅读,这种阅读,一是要能提炼出书的大纲。二是能读书联系自身,思考出这本书跟自己的关系,也就是我能从这本书中获取到什么,知识还是启发还是什么?三是能写出书评,对这本书作出你的评价,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等。读书一定要联系自身,要读书为自己所用,若非如此,读再多的书也无益。这一点也是我从读这本书学到的最有用的一条!读书、读报、读人、读事,概括说就是但凡输入,都要联想一下自身,时刻想着问自己,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所以读书笔记,就可以这么做,哪句话自己特别有感触,就可以顺势把感触启发记录在侧。评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尊重作者,尊重不是指不能批评,而是要客观,一定要怀着空的心态跟着作者的逻辑去充分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思,然后再客观地予以评价。读书切记带着偏见或带着观点读,甚至是带着挑毛病的心理。不要为反对而反对,成了情绪化的好辩者。要知道读书难道不是为了丰富自己的认知,而是要打压作者一番显得自己更牛么?

主题阅读,这是阅读的最高阶,也是最难的,包括了前面三个步骤。所谓主题阅读,就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阅读,可能需要读好几本书,读不同作者的书,读同一作者不同的书,就是为了弄清一个问题,理清一个脉络,这样写出来的书评旁征博引,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是比较牛的。

总之,通过这些记录,希望大家可以对如何读一本书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从而更加高效地开始自己以后的阅读。

《一本书》读后心得【篇3】

阅读是一种学习。阅读不只是凭记忆简单的吸收资讯,而是要增加理解,从中受到启发。“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因未学而无知有情可原,而学后依然无知就是愚蠢。读得多未必读得懂。无论是指导型学习还是自我发现型学习,都离不开思考。阅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也是要花费一番力气的。

倾听是跟一位活生生的老师学习,而阅读是跟一位缺席的老师学习。但无论哪种方式,都离不开理解与自我成长。所有人终归要告别老师,最终的发展要依赖书籍,所以学会阅读一本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本书就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阅读的层次》这一章中讲到一共有四种层次的阅读: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的,每一个高级的层次当中也包含着低级阅读的层次。第一层次的阅读,也就是基础阅读。在这个层次中,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个句子什么意思?”而且只是浅层的意思。我们小学的阅读就是基础阅读。第二层次的阅读是检视阅读。就是在短时间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这本书在讲什么?”而我们却通常忽略了检视阅读的价值,常常在只需粗略了解的时候却拿出了精读一本书的时间去加重阅读的困难。第三种是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完整的、优质的阅读一本书。它需要在无限的时间里,做最细致完整的阅读,一直要我读到这本书是他自己为止,也就是要把一本书的内容完全内化。第四种是主题阅读,这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最系统的阅读。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的相关之处,提到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主题阅读是最花力气也是最有收获的阅读。

通过阅读这一章,我才知道自己的阅读只停留在基础阅读与检视阅读两个层面,做不到分析阅读,更没有尝试主题阅读。甚至经常在阅读中犯很多常识性错误,在该分析阅读时逃避烧脑的解读,在该检视阅读时又浪费了大量时间,所以自己的阅读水平始终停留在基础阅读这个层次,这是对书籍的浪费,也是对生命的辜负。

《一本书》读后心得【篇4】

一、我们写读书笔记有什么用?

充满主动性地去读

在买书读书之前,我们应该想清楚自己想看什么类型的书,以及关于这类书籍我们应该在阅读过程中留意什么问题。

在启读之前,可以给自己设问,例如作者讲到:

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你最喜欢书的那一部分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它的优点又在哪里

那么我给自己阅读的设问一般是:

我是因为什么读了这本书

这个地方我应该速读还是慢读

有哪些语句会吸引我或值得我学习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什么,或者有什么好处

很多时候,我是抱着休闲和学习的双重心态去用心阅读每一本书籍。读书体验比书本身重要,在阅读中放松,在阅读中收获。

2. 真正消化书中的信息,使之成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当我们对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启阅读模式之后,我们需要与作者展开无言的对话,毕竟我们从书中的一些段落、观点能够看到作者所表达的观念,而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比较、判断、接受、甚至反驳作者的观点,我们开始了对书籍的受益阶段。

受益是吸收的开始,而读书笔记则里那些文字的详细记录展示我们受益的内容,多记,多思,而后融入到自己的观念中。

真正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还需要活学活用才行,此处不谈,请往下看。

3. 深入理解书中的要点或思想,并随时拿来参考

有了写读书笔记这个前提,自由调节读书节奏,可速读一边确认重点一边阅读,书中内容清晰地留在记忆和笔记本里,重视自己的感受,重读内容,直到理解为止。

无论是在写作还是在与旁人对话时,遇到下不了笔或者话题枯竭的时候,读书笔记的功效就能拿出来体验一番了,因为我们记录过、思考过的笔记会给我们一些启示,笔记里被我们深入理解的思想会成为点亮自己灵感的火源。

二、读书笔记的四种类型

1. 随想笔记:记下日常生活中与书有关的随想和感悟,不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只要按时间顺序记下即可。

作者介绍的方法是:利用坐地铁或公交车的一些空闲时间,拿出便利贴写写对正在读或已经读完的书的感想,贴在笔记本里。

这样的方法其实可以延伸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腾出一本笔记本或者拿起我们的手机用来记录自己的灵感或想法。除了阅读书籍时对书中某些言语的感悟记录,一直以来,我都有随时随地记录灵感、想法的习惯。

当我在街上行走、路上开车、阅读书报文章、工作空闲间隙、去洗手间等等这些独自动作的时候,我的头脑风暴并不停歇,由此产生的灵感和想法都会趁此机会记录在纸上、笔记本上以及手机上。

记录下来的'灵感不会担心被杂事冲刷而遗忘,因为它变成了文字,我们要的时候便去看看,即可。非常实用和方便。

书评、推荐,积累起自己的购书“心愿清单”。

通过列购书清单,可以看清自己真正的读书需求、买到真正想读的书,而不是在书店盲目地寻觅,并被广告推销等因素左右。

如果毫无计划地站在书店的书架前,很容易就会失去判断力,无法冷静选购。

除了考虑到自己对某方面的需求去选择相关类型的书籍,而今很多人在看书之前都是冲着网站的畅销书推荐、公众号某些书单推荐、豆瓣评分推荐、别人嘴里言论的推荐去选择的。比如,买书时会盯着网站畅销书排行榜,看到某些公众号打出例如”人生不得不看的朋友对某本书的大力推荐,以此按图索骥去选书并购书,然后开始阅读。

这样也好,起码有一定的选书渠道,其实我也是照着豆瓣高评分的套路来选书、购书、看书的。

只要自己有一套选书标准。

3. 与读书有关的剪报:尽情收录自己喜欢的内容。

作者会在书评委员会的成员中找到跟自己口味相近的人,然后买报纸就专门买刊载了这位评论者文章的。我没有看报纸的习惯,但会利用零碎时间阅读订阅号文章的习惯。

当在文章中看到自己心动的句子或者段落,亦或者对作者体现的想法有所感触,便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按出一条划线,把它存进印象笔记中。下班后或者夜晚睡前便腾出一些时间对当天的摘录进行整理。

4. 读完书之后,用文字形式写下的读后感

在买好书读完以后,建议拿起笔记本重读一遍这本书的书评,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对评论者的想法和自己过去的想法进行比较,帮助自己针对书的内容进行更多的思考。

三、笔记的使用法则

1. 勤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将思想中的灵光一现用笔记下来,丰富知识储备。

一定要摘抄让自己心动的语句,而一切都以坚持下去为主。

作者在文中介绍一个小方法:抄写太长的文章太麻烦,但又找不出合适的关键句时候,可以把小标题抄写下来。这种方式既适用于纸质书,也适用于kindle这一类电子书。

2. 把与读书有关的所有信息记入同一本笔记本

作者介绍了如下5个小技巧:

a 可以书写任何内容

b 按时间顺序书写

c 附上日期

d 灵活运用速记和略记

e 可以粘贴

四、读书笔记记录时的一些小技巧

1. 做记号的三个步骤

为了及时记下读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随时记笔记非常重要。对此,作者介绍了很多方法,可以用如下三个步骤:

a 通读:如果觉得哪部分重要,可将该书页折角

b 重读:将折角部分重新读,如果觉得好,那就再折一次

c 第三次读后扔觉得好,就用笔做标记

2. 怎样在书里做记号

普通直线:用于“重要”、“暂时先画出”部分

波浪线:用于“非常重要”、“非常值得重视”的部分

圆圈:可圈出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

3.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的做法

作者教给我们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

葱---对原文的摘抄,用“圆圈”表示

鲔鱼--读者自己的感悟和评论,用“五角星”表示

以“圆圈”和“五角星”作为区分,标注在各个段落之前以区分摘抄原文及自己的感想和评论;摘抄时,还可以附加上段落在原书中的页码,以便于日后回到书中翻阅。

4. 其他一些小技巧

如果实在懒得不想抄书中的段落,可以从下面这些地方进行摘抄:

a 书腰上提示关键句的部分

b 书中夹带的印有书名、作者名、出版社等书籍信息的卡片

c 有书籍信息的书签

d 包含有书籍信息的广告、宣传语等其他因素

五、将书中的内容变为你的内容——“活用”

叔本华在《论读书》这本书中提出:“如果你觉得读书就是为了模仿别人的想法,那么这是思想上的懒惰,请丢开书本自己思考。” 读书,是为了提升自我、拓宽知识面,而读书笔记是一种升华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

1. 养成重读读书笔记的习惯

想要简单回顾时,重读读书笔记

想回忆起更多时,参考书中的重点段落

想从头开始看起时,重读原书

选择固定的场景:任何独处的空间都可以进行重读,比如自己在咖啡馆、图书馆、宿舍、家里、床上、厕所等等这些场地。但最好选择一个固定的地方,因为它能唤起你的感觉

选择固定的时间:比如每周抽出一次进行重读,或者每个月抽出两次进行重读,时间因人而异

在重读过程中如果有新的感悟,再将新的感悟记在笔记本上

2. 勤写书评和读后感

通过对读书笔记的重温和升华,启发自己更多的原创性思考;这些思考,可以运用在日常写作中,也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一些生活中遇到的矛盾与问题。

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而且亲手写文章的好处比口头叙述要多。因为即使掌握再多信息,如果不去积极输出,也无法形成知识体系。

把作者的话和自己的话放在一起,也是感受落差的好机会。所谓摘抄的对象是当时自己认为很重要的段落,评论的对象是当时自己的问题、思想和表现力。对摘抄和评论进行明确区别,还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别看只是简短的一句话,写和不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本来只想写一句话,却把自己的感受一股脑儿地写了下来,并由此展开思考,读书笔记就这样充实了起来。但如果一心想写得完美,只会让自己越来越难下笔。

六、让读书体验爽到飞起的 8 个技巧

多用参考书,参考书包括地图、图鉴、统计数据、百科全书、年表、字典

我感觉这种方法对于眼下的现代社会中很多人来说都难以实现,因为大部分人查阅资料都是源自网络,包括谷歌地图、百度百科、金山词霸。不过如果身边有个图书馆,我们可以尝试体验不依赖网络而查书的古老方式。当然,不管运用哪种方式查书,只要查阅的需求达到了,一样觉得充实美好。

杂志,定期为自己输入新知识

如果非要按照杂志思维为自己输入新知识的话,我选择阅读订阅号文章。

翻翻旅游景点的书架也是不错的选择

引用作者的说法:那些与现代视角截然不同的思想输入可以让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得到进一步飞跃。

4. 把名著放在枕边,随时感受名著的魅力

以前时常放置一本经典书籍在枕边,比如《沉思录》之类的,后来我改了习惯。

因为,我买了kindle,于是枕边成为它的地盘。

评论、随笔各挑一本

kindle满足上述要求。

6. 杂志可以边撕边读,也便于制作剪报

这个方式比较实用,应该会是一种炫酷的体验。

演讲活动

作为输入活动,有声阅读、线上分享会、线下交流会这些形式都在为我们填充一些实用的知识,当我们对其进行梳理归纳、输出形成知识体系后,这些形式活动也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8. 读后感从摘抄开始

作者说:引用文章不仅可以增加说服力,还更容易组织文章,会让下笔更流畅。

我说:是的,这篇文章就是这么来的。

《一本书》读后心得【篇5】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叫《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本书,非常好看,它让我爱不释手,甚至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样东西。这本书的.作者就是:瘦瘦的、秃顶的,让孩子疯狂着迷的罗尔德·达尔。

在这本书里,我还记得有一段讲狐狸爸爸非常聪明。有一次,狐狸太太想吃博吉斯的鸡。狐狸爸爸就等到晚上悄悄地走到接近饲养场的时候,他总是逆风而行,也就是前面有人,它也能闻见这个人的气味。这样博吉斯就抓不到狐狸爸爸了。狐狸爸爸真是太聪明了!

狐狸爸爸还有一群坚强不屈的孩子。有一次,博吉斯、比恩和邦斯想用挖掘机来把狐狸爸爸找出来,狐狸爸爸只好让狐狸太太和他的孩子们还有它一起往前挖。它们挖呀挖呀,过了一会儿,狐狸太太就因为过度疲劳倒下了,因为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东西了,狐狸爸爸只好停下来,来照顾狐狸太太,他的孩子们也停了下来。这是他们陷入了僵局。突然,他的孩子们说:“我们还可以挖,还有你。”这是狐狸爸爸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因为它们都快要死了,还这么积极,真是坚持不懈呀!

这本书真是太好看了,以后我还要看这位作家写的作品呀!

《一本书》读后心得【篇6】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每个老师在这个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串联,就变成了心中的书。而学生就是他们最好的书籍,下面是一些关于《学生是一本书》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用。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值得老师注意的书!学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学生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这个美好的世界需要我们由衷的欣赏和鼓励。

这丰富的书,需要我们去品读。如果我们想读这本书,我们经常和学生呆在一起,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课外

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能。问题是你能否唤醒它。庄老师说,学生是我们教育生命的“贵人”,需要我们以感恩之心去将他们永远牢记心头。每一个学生都是值得教师潜心阅读的一本书,读好这本书,教师不仅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形象,以及自己形象背后的灵魂……我们对孩子期望值过于单一,总希望每朵花都开成牡丹,自然觉得很多花不合格。

事实上,这些不切实际的预期只能扼杀正常增长的活力,从而切断可能实现的辉煌。

《学生是一本书》是由一个一个的教育故事编织而成的书,书中记录了许多“特殊”“个性”学生发生的事,这期间,庄老师做过家访、开过班会、个别交流等等,通过自己的教育方式,全心全意地帮助自己的学生,让自己的“琐碎教育”带给学生更多的温暖、自信、阳光、信任.

要好好读这本书,我们需要更多的陪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感情要培养,经常在一起,不会有弯路。

多关注学生的事情,他们自然会和老师亲近,这样可以让学生心里感到安全,处理事情更容易。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值得老师注意的书!读这本书,教师不仅能清晰地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还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形象,以及形象背后的教育灵魂!”这是印在书封面上的一段文字,这也应该成为镌刻在教师心中的一段文字。

这是我看到《学生是一本书》是首先想到的。

《一本书》读后心得【篇7】

唐朝诗人杜甫有句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的意思不是想说书看得多,就能妙笔生花,才思泉涌了。这句话形容博览群书后要把书中内容吃透变成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运用到写上,得心应手。

很多人认为书读得多就能写出好文章,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把书中的内容理解吸收,变成自己的财富。这样就造成许多人,书是读了不少,要么读过就忘,要么文章写的依然是一笔流水账。那到底该怎么阅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这本书中就有很好的阅读方法。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的作者是有“笔记本作家”著称的作家奥野宣之,毕业于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曾任职于出版社和报社。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此外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他始终坚持用笔记本记录。他的其他著作还有《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智慧创造锻炼法》《“处方笺”读书法》《三本书创造好点子》等。

图片来自网上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这本书主要分享了作者自己的一些实用阅读书籍作读书笔记的方法。分为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这几点。重点在如何用做阅读笔记来充分的阅读一本书,主要概括为三部分:一、阅读前的准备:书籍选择购买,二、如何把笔记用到阅读上,三、通过笔记实现知识的活用。

一、阅读前的准备:书籍选择购买

知道一本书的途径非常多,如朋友推荐、网上的推荐、电视海报、书店偶然看见等等。大部分时候,书买来自己不一定爱看也不一定有用,有些书甚至买了之后只有躺在书架角落吃灰尘的份。或者是没有明确目的要买什么书,去了书店之后,被书店海报吸引,一冲动买了,这不一定是自己真正需要看的书。

那就要把买书的主动权交到自己手中,不被海报和别人的推荐等一些原因干扰,买自己真正需要的。平常时,在有意无意收集图书书目时,思考一下,这本书我真的需要吗,对我有什么帮助之类问题,确定这本书需要之后,可以记录下来。列一张购书清单,购书清单上最好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这样下次去书店买书就一目了然。

记得以前我去逛书店,平时在网上、生活上遇到自己喜欢的书从来不记下来,去了书店之后,看看这本想买,那本也想买,什么都想买。最后可能挑选很久一本也没买,或者买了,回去之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看。

平时在不同信息上发现自己感兴趣,想要买的书及时记录下来,列在清单上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不过列一张清单、一张纸,放来放去的不方便。作者奥野宣之就建议我们把清单夹杂笔记本中,马上就可以找到。

二、如何把笔记用到阅读上

简单地说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笔记怎么做。做笔记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知识,也是带着目的去读书,有目的和无目的的读书效果是大大不同的。

《西游记》中,孙悟空去偷人参果,师兄弟们一起吃,猪八戒心急囫囵吞枣的吃了人参果,什么味道都不知道,只能看着孙悟空和沙僧在那品尝果子的美味。没有目的的看书大概和猪八戒吃人参果是一样的.情况,你问他,果子是什么味道?他不知道。读书也是一样,看过以后,什么都没做,只是为了看而看,马上就忘光了。所以总是有人问,为什么我看了书就忘。

有目的性的阅读实践起来可以分为做标记和写读书笔记。

1、做标记

在读一本书时,总会遇到自己喜欢的对话、道理、观点、故事情节等等。这个时候要形成一个意识,我不能让这些好的内容跑掉,我要保存下来。对于书本,别太干净,书本需要爱护,只是别看完以后依然干干净净一片,什么都没有,适当做些标记、笔记是需要的。

常用标记符号:

普通直线:重要的信息

波浪线 ? ?:非常重要的信息

圆圈 ? ? ? ?:特定的词语、关键词等

需要做记号的步骤:

通读后,把认为有价值内容的一页折角

重读 ,重读的对象是初次读到的折角内容,第二遍读还是觉得好,那就依然把这个内容折个角

标记,对重读后保留的好内容,再次觉得好,那就在折角的基础上做个标记

这是作者奥野宣之在书中介绍的一些读书时做标记、记号的办法,用起来很方便、清晰。

2、“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的日期

书名

作者名

摘抄:对自己来说认为书本上有价值重要的内容

评论::阅读以后,自己对这个内容点的思考、理解、感想

摘抄+评论交替进行的读书笔记法,长期坚持能够养成思考的习惯,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加深对书本的理解。在阅读后,按这个方法做读书笔记,对于内容的巩固吸收有很好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缘故了。对于读完以后的思考,有时候是昙花一现的,需要及时的记录下来。

三、通过笔记实现知识的活用

在阅读完,做完这本书的阅读笔记后,还没有完全转化称自己的财富,虽然笔记中有自己的感想评论,那都是分散的,它还不是一个整体,此时这些分散的感想评论就像是一道菜的食材。要做出一道美味的菜肴,不仅需要好的食材,也需要掌勺人的厨艺。所以,在最后通过这些笔记的帮助,来完成最后的输出,可以写点读后感或者书评等,来转化为自己精神财富。这不仅可以把这些零散的思考感想串联起来,让它们变得富有逻辑性:还能帮助自己提升写作水平,这不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吗。

因为会遗忘,对于这些笔记还是需要偶尔回顾的,在回顾时有什么想法思考依然可以记录下来,这对以后是珍贵的素材。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做学问光读不写不行,要写就要读得认真一点,要把所读的在自己头脑里整理一番,思索一番,这样就会懂得较透一些,使作者的思想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营养”。这都体现出阅读过程的思考,和做笔记的重要性。好的输出需要高质量的输入,高质量输入的要求就是深入的阅读。通过做笔记和思考,会让我们的思维变得开阔,也会让我们善于思考。在未来说不定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本书》读后心得【篇8】


第1篇:我想发明一本书作文450字

我想发明一本书作文450字

我想发明的这本书非常小巧精致,只有我们小孩的手那么大,别看这书虽然小,但功能还不少呢!

这本书就像一个小平板电脑一样,可以查到世界上所有的书籍内容,你可别认为这本书只有这些功能,它可是有许多功能的,比如,你每打开一本书,下方便有一个红色的`按键和绿色的按键,这红色是把你带到书里边去,让你成为里面的主人公,绿色则是返回到现实世界。

这本书还可以随主人的心情变幻颜色,如果你离书太近的话,书本就会自动报警,发出距离太近的声音,如果你该吃饭的时候还在看书,书本便会发出:“主人,该吃饭了,一会再看吧!”接着便会自动关机,直到你吃完饭后才会开机。

但是,这本书不好制作,价格昂贵,如果买它需要花出一笔不菲的金钱,有时,就算你可能有钱也买不到的……

这本书还有一个巨大的特点,就是这本书有一些灵智,如果你对书本好,它就会乖乖听你的话,如果你对书本不好,嘿嘿,它就会离家出走的哦!

这就是我想发明的一种书,我要好好学习,以后做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发明出来这种多功能的书,为人类做贡献!

第2篇:我想发明一本书作文450字

这个网站我想发明一本书作文450字范文有很多,送你一篇。

我想发明

在神奇的大自然中,有许多新鲜的事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

在茫茫沙漠中,唯一绿色植物就是“仙人掌”,仙人掌身上有许多刺,又硬又尖的刺扎起人来非常疼。

我在姑姑家观察了一盆仙人掌,虽然那盆仙人掌朋刺很小,但要扎起人来,足以让人大声叫疼。

看着仙人掌的刺,我想长大后发明一种包,这种包在生活中也有特别大作用,在社会上有许多小偷,为了防止小偷,这种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有小偷来,这种包设有一种感应器,小偷一靠近,感应器就响,响声一完,如果小偷还没有离开,他只要手一靠近包,包上就会有隐形的刺,这种隐形的刺和仙人掌身上的刺差不多,扎得小偷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小偷再也不来偷你的东西了。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你应该好好读书,这样才会发明这种能防小偷的包。”我听了妈妈的话,我决定以后要好好学习,能够早发明这种防小偷的包。

我也想对当小偷的人说:“你们为什么不做好人呢?帮助别人,你会比做任何事都快乐。”

大自然给了我们一双美的眼睛,让我们用美的眼睛去观察大自然中美的事物。

我想发明

现在,每位同学手中都有一个文具盒,但是,有些文具盒质量不好,我想发明一种文具盒--智能文具盒。这个文具盒一个大好处,就是能“人机对话”。当你用到这个文具盒时,就说一声。文具盒的天线就能感应到。在文具盒上有5个键:红

1、红

2、黄、蓝

1、蓝2,分别为:开启文具盒、关闭文具盒、用文具、整理文具盒、益智游戏。用文具盒时,按一下黄键,再说出你想用的文具。当你要整理文具时,只要按一下蓝1,文具盒就会自动关闭,整理文具。在文具盒上有一个条子,那个就是进度。当你上课时,蓝2键就无法按下去,当累了时,蓝2键就可以按了。里面会有2个GAME:

1、足球;

2、飞机大战。这个文具盒是高科技合金的,不容易腐烂,而且它还有密码,防止被人拿走东西。在你忘记密码时,锁就有用了。你只要拿钥匙一开,文具盒的“门”就打开了,这样,你就不用再为密码所烦恼了。噢!对了,这个文具盒还可以防火呢!这是因为,文具盒的“皮”是有水份的,即使水份没了,它还会自己补充水份呢!这样文具盒就不怕被火烧烂了。我坚信,什么事要去努力,你要是认为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功,那你就是一个没用的人。

我想发明竹蜻蜓 我是一个《哆啦A梦》迷,故事情节里的那些道具使我羡慕之极。当看到竹蜻蜓这一篇的时候,让我产生了发明它的想法。因为,现在的陆地上很拥挤,容易发生车祸。而且,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在车祸中丧失生命的达数千人之多!

我发明的竹蜻蜓跟小孩玩的竹蜻蜓有些不同,它的杆是一种软化钢做的,外形像塑料,所以我叫它塑料2号,它甚至可以软到橡皮筋一样。他的螺旋桨是用一种三维玻璃钢做的,这种钢可以硬到比钢硬许多倍。我的这种竹蜻蜓下有个吸盘,这个吸盘无论吸到什么,都能和那个东西合为一体。而取下它的方法很简单,只须轻轻将吸盘向上一拔,你就会将它取下。而且不必担心会弄痛自己和掉下来。你知道竹蜻蜓为什么会飞吗?嘿嘿,不知道了吧。因为竹蜻蜓的杆内有一个长1厘米宽8毫米的微型光能发动机。把它安在竹蜻蜓里,螺旋桨就有了可以达到每秒1000转的动能,这样它就能将你从地面带起来,飞上天空。而整个竹蜻蜓只有600克重,16厘米长。直径也就只有1厘米。

驾驶它并不难,你只需把它放在头上,拨动一下,它就可以借助你给它的初动力将你带上蓝天。你想去哪个方向,就朝那个方向轻轻摆一下头,它就会带你到达那里。你也许会问:“它用什么作能源呢”?不用着急,它的微型光能发动机会解决这个问题。白天,它靠太阳的能源供给发动机能源,晚上则可靠白天储存的电力维持11个小时。在阴天你想出行时,只需在灯下照5分钟,就可供给发动机维持2小时的能源。它的微型电脑在光能发动机,它可以根据天气的好坏来控制你的飞行高度,还可以使你在飞行中不受到障碍物的阻扰。如果到了目的地,你需只按下在吸盘上的按钮,飞行器就会带你缓缓的落下。

我一定要为实现这个发明,而好好学习。

我想发明万能鞋

提起鞋子,大家都会想到穿在脚上的五花八门的鞋。但鞋子也不方便--以后你的脚长长了,鞋 子就穿不合了,又要去买一双新鞋子,到冬天时,又要换一双鞋,这样很麻烦,而且又花费钱, 我想发明一种万能鞋,它和我们普通的鞋子长的一模一样,它可以根据你的喜好和所在地点来变 换式样:跑鞋、皮鞋、拖鞋、凉鞋……还可以根据你的喜好来变颜色:粉红、天蓝、红、黄…… 还可以根据你的脚的大小来变大变小变长变短……可方便了。 你回到家,这个万能鞋里可用 针孔红外线摄像仪来拍摄照片,输入到鞋子里的微型电脑控制中心里,确认这是家后就变成拖鞋 ;在你睡觉的时候,鞋子便自动消失;起床时,鞋子又变出来。 当你走到大街上时,你觉得 很累了,不想走了,心里就想着你要去的地方,一眨眼,便到了你想去的地方。如果你想慢慢地 欣赏风景,你心里就想你想乘坐的交通工具,那双万能鞋就立刻和二为一,变成一只大鞋。你就 坐在里面。如果你想把鞋子变成飞机,它的两侧便立刻长出机翼,无须操控,只要你输入口令--- 你想去地方,万能鞋便顺着路程到达你想去的地方,如果你是坐车的话,堵车了,万能鞋立刻变 得很小,或变得很扁,穿越车流,来到不堵车的地方时又变大。你不必担心你会有生命危险,因 为万能鞋坏了,它便会立刻自动修复,而且这些能源是利用太阳能和风力的,,这样十分环保。 这个万能鞋拥有红、黄、绿、蓝、白四个按扭。红色的是温暖按扭,当寒冷的天你风尘仆仆 地回到家时,多么希望能暖和一下啊!没关系,只要你按一下红色按扭,暖气立刻从你脚底传遍 全身,扩充全家,家里立刻温暖起来了;黄色的是可以使人凉爽的按扭。只要按一下黄色的按扭 ,你便马上凉爽了,而且还会变成一个一个机器人为你全方位服务;绿色的是欣赏景色的按扭, 如果你在家闲得无聊,按下绿色按扭,就可以欣赏景色了;蓝色是食物按扭。你想要什么食物, 它便立刻变成一个机器人为你煮你想吃的菜,让你大饱口福;白色的是旅馆按扭。当你出门在外 的时候,你不必担心住宿问题,只要你按一下白色按扭,就住在了鞋子里,而且它是隐形的,你 住在里面如同住在家里一样,既好住又安全。 “叮叮叮,铃铃铃……”我的小闹钟叫醒了我,噢,原来是一场梦,不过,我相信这个梦一 定会实现的。

《一本书》读后心得【篇9】

原件:高中贺倩倩三人班教师工作室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报纸上香港大学推荐的书单中,毕业后的那个暑假,闲来无事,就在网上**了其中几本书的电子版来读,其中之一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初读此书,感觉讲得非常好,至于好在**,也说不大清楚,只是书里面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以往从来都是被忽视的阅读指导原则,让我如获至宝,并在以后的阅读中有意识地去这样做,如拿到一本书,先浏览书名,前言,目录,后记,粗略的从整体把握本书的构架,知道讲了什么,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分析阅读。

我第二次拿到这本书,是在双11网上购书的快递里。因为好书是值得收藏和反复阅读的,所以有不少书都是我之前在网上阅读或借阅之后,再次买来读的。为了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本书的阅读已经提上了日程,而本次阅读我也做了笔记,但本笔记并不系统,比较零碎,只记录了相关的感兴趣的陈述。

所以读了几章之后,我觉得我还是没有掌握这本书,读了之后得到的是我的第一次阅读经验。另外,我正忙着看,所以这本书又被搁置了。(而通过这些年阅读经验的积累,我发现两个问题:1、很多书读第一遍的时候,印象是最深的,以后每次再读,当时会感觉形成了对本书的更细致的认识,可没过多久,便又忘得一干二净,体验仍旧是最初的,让人很困扰。

2、对于一本需要认真阅读思考的书,一个是用时非常长,再一个就是一定要有规律的持续不断的阅读,如每天一章,否则一旦搁置,便前功尽弃,再拿起时,对前面的理解也忘的差不多了,很难再形成前后知识的整体的把握,所以就得重新从头来过。)

第三次读新书,是学校同一个阅读活动指定的阅读书目。这样一来既有外在的压力,又有了自己想要重新阅读的内在动力。所以我仔细阅读每一部分,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做好理解和注释,并在阅读时采用书中介绍的方法。

比如,注意每句话的意思,分析整段的大意,从而总结出整篇文章的大意,总结出知识点。然后形成对整章知识点的把握,在对本章进行分析和阅读后,列出本章的知识框架。这个过程让我觉得一本书已经变成了我,我获得了比第一次读书时更多更彻底的经验。

除此之外,也因分析思考获得了一些具体技巧,如在读一本水平高于自己的书时,不要边查字典边阅读,这样不利于提升自己的理解力;是否抓住主旨的检验办法是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一点对于分析历史试题尤为重要;逗留与倒退的不良***大地降低了阅读速度等等。

正如翻译者所言读完这本书的两种强烈的感觉,先是羞耻,开始怀疑自己第一遍读时是否确定把书读完,如果读完的话,为什么后边的那么多细节没一点印象呢,虽然早早就读过本书,但并未让本书真正为自己所用。其次是何其有幸,就如同书名《如何阅读一本书》所言,这本书帮我就读书这件事情的思索和困惑,作了许多印证和总结。如在讲历史***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的理解力非常差,常常抓不住主旨,选择与材料主旨无关的选项,是因为中学生阅读水平到达基础阅读阶段后便停滞不前,理解力跟不上,而这一能力并不是背会历史就能提升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在基础阅读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水平训练的相关课程,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也让我们看到了提高孩子成绩的希望。感谢本书的存在,让我的阅读更加有效。

贺倩倩简介:

济源市高中历史教师作为一名初任班主任,希望带学生去发现和感受人性之美,致力于让学生度过一个充实而不悔的青春。

本文来源:http://www.zjk4.com/z/26155.html